蟲情監測設備
蟲情測報燈是專為農林業設計的智能化害蟲監測設備,通過光電技術實現害蟲自動誘捕、識別、計數與預警,為精準防控提供科學依據,其核心功能、技術特點及應用場景如下:

一、核心功能
自動誘捕與殺蟲
利用害蟲趨光性,通過特定波長光源(如黑光燈、紫外線燈)吸引害蟲,結合撞擊屏或高壓電網實現捕獲與殺滅。
集成遠紅外加熱處理倉,溫度控制在85±5℃,蟲體致死率≥98%,完整率≥95%,避免化學藥劑污染。
智能識別與計數
內置2000W高清工業攝像機,結合深度學習算法與云端數據庫,識別準確率達90%以上(如稻縱卷葉螟識別率≥90%)。
自動統計害蟲數量,生成動態趨勢圖,支持分時段、分區域管理。
實時預警與數據傳輸
當害蟲數量超過預設閾值時,系統通過短信、郵件或APP推送預警信息,包含種類、數量、時間及地點。
支持5G/4G/WIFI等聯網方式,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,用戶可通過手機或電腦遠程訪問。
環境參數監測
可接入風速、溫濕度、光照等傳感器,分析環境與蟲害發生的關系,構建預測模型(如預測蚜蟲遷飛路徑)。
二、技術特點
高精度與自動化
圖像識別技術減少人工誤差,AI算法持續優化識別模型,適應不同害蟲特征。
全自動流程(誘捕→殺蟲→分裝→排水)降低人力成本,提升監測效率。
節能與環保
光控技術白天自動關燈,雨控系統雨天自動排水,延長設備壽命。
太陽能供電選項實現零碳排放,適合野外長期監測。
模塊化與可擴展性
設備支持功能定制(如添加性信息素誘捕模塊),適配不同作物與場景需求。
八格接蟲瓶分時段存儲樣本,避免蟲體堆積導致故障。
三、應用場景
農田監測
大面積作物(如玉米、小麥、水稻)的蟲害實時監控,指導精準施藥,減少農藥使用量30%-50%。
示例:某農場通過監測發現棉鈴蟲成蟲高峰期提前10天,調整施藥時間后防效提升40%。
果園與林業保護
監測果樹害蟲(如梨小食心蟲)及林區害蟲(如松毛蟲),保護生態資源。
結合無人機與智能噴灑車,形成“監測-預警-防控”一體化體系。
有機農業與生態友好型種植
支持生物防治手段(如釋放瓢蟲控制蚜蟲),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。
某果園應用后天敵存活率提高40%,形成自然控害機制。
城鎮綠化與檢疫
監測城市綠化區域害蟲(如美國白蛾),保障生態安全。
用于進出口貨物檢疫,防止外來物種入侵。
四、典型案例
合肥地區應用:通過多光譜光源與高壓電網技術,實現害蟲遷入動態實時監測,減少人工巡查成本。
草地貪夜蛾防控:結合氣象數據推算防治窗口期,推薦高效低毒藥劑組合,降低損失。
五、發展趨勢
技術融合:與智能灌溉、精準施肥技術結合,構建立體智慧植保體系。
數據驅動:長期監測數據積累助力病蟲害發生規律挖掘,提升預測模型精度。
生態協同:通過多維誘捕系統精準吸引目標害蟲,減少對天敵的誤傷,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分享